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31章 為國為民

第31章 為國為民


-

公孫瓚聽後有些不解,幽州地處北方寒冷之地,農業並不發達,為何會是關鍵之地?

按常理,荊州、益州、青州,以及長安等地,纔是國家的根本。

“將軍先彆急著問,讓我為您一一剖析!”

公孫將軍點頭示意,正襟危坐,準備傾聽。

“這麼說吧,袁紹目前實力強大,野心勃勃,欲一統江山。假如董卓被剷除,接下來誰能獨步天下呢?”

公孫將軍立刻迴應。

“當然非董卓莫屬,但董卓雖強,恐怕也難做到一家獨大。他的弟弟袁術,野心同樣不小。”

高遠輕輕搖頭。

“袁術,我看此人確乎心懷壯誌,然而誌大才疏,故而雖握優勢,終因自滿而敗。”

公孫將軍聞言,眼中閃爍著疑惑。

“依先生所言,豈非袁紹獨占鼇頭?袁紹圖謀帝位,我可理解,畢竟四代三公,家世顯赫。”

其家族掌控著天下數大州郡,實力深厚,無人能及。

就算他覬覦天下,恐怕也冇幾人能與之爭鋒。

高遠卻含笑迴應:“獨步天下歸獨步,但他未必能一統江山,因為他會敗於曹操之手!

公孫將軍聞言,臉上閃過一絲愕然,心中難以置信。

“先生此言當真?曹操與袁紹的差距何其懸殊,曹公如何能戰勝袁紹,此事我們皆有目共睹。”

公孫讚不信其言,這簡直是不可思議,袁紹的強大,曹操的地位,兵馬勢力,豈能相提並論?

曹操與他相差無幾。

高遠輕輕搖頭。

“不錯,以將軍之見,曹操當前確非袁紹對手,但數年後,曹操將在官渡大破袁紹!

公孫將軍聞言驚訝得啞口無言,這人竟預知未來,未免太過虛妄,不切實際。

“先生,你莫要戲言,此事非同兒戲!”

高遠淡然一笑。

“我非戲言,將軍若不信,且靜觀其變,待董卓敗亡,曹操能否在官渡之戰中獲勝,便可見分曉。”

公孫讚沉思點頭,今日之言讓他如墜五裡霧中,眼前之人似乎篤定董卓必敗無疑。

他尚不清楚董卓敗局如何,而這人卻斷言董卓必然落敗。

他不僅斷定董卓敗,更預言曹操與袁紹必有一戰。

這一點頗令人費解,董卓敗,因諸侯聯軍聲勢浩大,勝券在握。

然而曹操與袁紹之爭,他卻看不透,曹操實力與袁紹硬碰硬,顯然不明智。

況且,曹操與袁紹的關係應還算和睦,從小一同長大,按理不應兵戈相見。

高遠笑道:“將軍請聽我一言,據我推斷,董卓敗後,雖天下暫安,但諸侯紛爭不休。曹操與董卓因領土爭端交戰,說到底,袁紹欲統一北境,曹操亦有此誌,兩位霸主必將展開激戰。”

公孫讚點頭表示讚同。

聽他言辭懇切,她不得不信以為真。

\"將軍處境堪憂啊,北方統一,幽州自然也在其列,況且它位於袁紹的腹地,曹操定會先對付將軍,將軍恐怕要麵臨艱難時刻了。\"

高遠此言直擊公孫將軍的心扉,他與袁紹素來不合確是事實。

早年袁紹便提議幽州歸屬其麾下,

欲招攬他為麾下大將,但他拒絕了,袁紹甚至揚言要出兵攻打,雖然後來召集十八路諸侯共伐董賊,此事便不了了之。如今想來,風險確存,有必要防備,畢竟袁紹的後方並非固若金湯。

任何人都不會容忍潛在的威脅存在。

因此,首要之事便是消除威脅,才能專心應對後續之事,這是常理。

\"依我看,將軍以當前實力硬抗袁紹實屬不易,但將軍之力足以抵擋,隻是代價不小。\"

公孫將軍一聽,便知此人必有對策,連忙追問。

\"先生見識非凡,智計無雙,既如此,能否賜我一計以應對袁紹!\"

公孫將軍最憂慮的便是袁紹對幽州的侵犯,幽州力量遠遜於袁紹,對方握有數州,實力雄厚,正麵衝突隻會自取滅亡。

當然,若是全力抵抗,雖損失慘重,守住幽州並不難。

高遠淡笑,緩緩道出一番話,令公孫將軍麵色凝重。

\"公孫將軍,委身於袁紹對你而言是屈辱,那麼將軍唯有與曹操修好,聯手對付袁紹。\"

公孫將軍愕然,曹操亦非等閒之輩,若曹操意圖統一北方,

他也將麵臨困境,這一點毋庸置疑。

儘管此計可行,卻非最佳方案。

\"先生可有其他良策?\"

公孫將軍覺得這個建議過於勉強,他不願與袁紹、曹操這樣的梟雄牽扯,因為他們並非易與之輩。

故而應儘量遠離,更彆提合作,那些所謂合作無異於空談。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