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95章 隱藏的意圖

第95章 隱藏的意圖


-

然而,它也帶來了一個致命的隱患。

劉備無法像項羽那樣,在钜鹿以五萬破敵四十五萬,在彭城以三萬挫敗六十萬。

帝王之業,若不進取,便隻能安於一隅,可一旦覬覦霸業,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赤壁一役,曹操主動出擊,義無反顧,結果卻是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劉備也曾一度活躍至巔峰,占據荊州益州,權勢滔天,甚至隱隱壓過曹操。

這正是帝王之業不能安於現狀的道理。

在高遠的策略下,劉備集團選擇了三分天下,好處是未冒太大風險便超越了曹操。

但代價是,曹操、孫策、劉表都已壯大,如同養虎為患。

今日之戰,高遠正品嚐著他當初戰略的苦澀果實。

曹操、孫策、劉表如今勢力強盛,劉備雖割據一方,卻無法成為真正的霸主。

高遠在軍營中獨自歎息,卻無人能為他分憂。

戰鬥還得繼續,高遠思索著下一步的佈局。

周瑜在聯軍大營中觀察高遠的動靜,見他並未撤退,也發出一聲長歎。

周瑜理解高遠,但也感歎他的策略之精妙。

若蜀地、西北、漢中、成都落入劉備之手,他將能持續產出兵力。

這也是反劉備聯軍屢攻無果的核心原因。

周瑜下定決心,此戰必須讓劉備集團付出慘痛代價!要麼兵臨雒城,要麼收複隴地。

再讓劉備如此擴張,恐怕有一天他會掃平群雄,登基為帝。

......

十五日後,周瑜的大軍已全麵撤退,高遠掌控了南寧及荊州的部分邊緣區域。

但仍與武陵、衡陽、桂陽、鬱林四郡相隔甚遠。

大軍主要集結在南寧以北。

高遠凝視沙盤上的地圖,陷入深思。

軍隊的實力往往決定了戰爭的勝負,主動進攻的一方通常處於劣勢。

而防守故土的軍隊在各方麵都有優勢。

這就是高遠當前麵臨的困境。

周瑜握有六百萬大軍,自己這邊亦然,冒然衝鋒可能會損耗殆儘。

雙方實際上已陷入僵持。

這種狀況是高遠最不願見到的情景。

\"不能再拖延了......\"高遠心中構思起一個策略。

是夜,高遠召喚李子雄前來,聲稱有重大事務亟需商議。

李子雄步入高遠的營帳,二人共同剖析當前局勢。

\"麵對如今的局麵,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子雄審視著沙盤,隨後抬頭看向高遠,提出疑問。

\"實際上,關鍵在於我們已陷入僵持的戰鬥中。\"

\"周瑜坐擁六百萬兵力,我們也同樣有六百萬,想要分出勝負絕非易事!\"

\"依我看,不如孤注一擲,傾儘所有兵力,勝則好,敗也無退路。\"

聽聞李子雄的建議,高遠心中對計劃更加堅定了。若此計得逞,荊州或許真能成為劉備勢力的一部分。

荊州關乎劉備一統江山的大業,高遠必定全力以赴。

奪取荊州的首步,便在這場戰役中拉開序幕......

\"稟報都督,高遠率六百萬大軍逼近,看來他們準備與我軍決一雌雄!\"

信使向周瑜稟報。

\"訊息確切嗎?\"周瑜追問。

\"這...偵查營傳來的確切情報,高遠確已全力出擊,但其中是否藏有高遠的計策,屬下不敢妄測。\"

周瑜聞言,未責怪信使,\"無妨,你退下吧,我會親自檢視實情。\"

偵查營的訊息毋庸置疑,這是可以確定的。

此機構由周瑜親自設立,專為應對劉備集團的攻勢。然而,信使的話讓周瑜陷入深思,他太瞭解高遠了,此人從不輕易犯錯,

這六百萬大軍,究竟有何意圖?

周瑜下令:\"傳我命令,召偵查營都督前來見我。\"

\"遵命!\"

......

高遠持續指揮軍隊進擊,雙方已相距不過五公裡,即將正麵交鋒。

自早餐後休息七個時辰。

午後,高遠將發動全麵攻擊!他已經策劃好一計,一旦得逞,荊州必將落入高遠之手。

士兵們休憩三小時後,準備戰鬥。

酉時下午六點,高遠號令全軍衝鋒,誓要一舉消滅周瑜的部隊!

周瑜同時命令軍隊出營迎戰,而高遠早已預料到周瑜的舉動,將部隊分成四部,開始擾亂周瑜的陣型。

這一擾亂,徹底打亂了雙方的部署。

軍隊陷入混戰,喊殺聲震天,戰場上的生死,每一刻都在上演。

然而,這千萬人之中,最終隻有一位勝者!

殘酷的事實,無情的戰場!

每一刻,生命都在消逝,但高遠與周瑜無動於衷。

世事如棋,分合無常,終有一方會獨占鼇頭。

對於兵士而言,這樣的大戰或許一生僅遇一次!

決戰過後,士氣如斷線之風箏,後續行動便如收割般輕易。而此刻的戰鬥,至關重要。

直至夜幕降臨,兩軍才各自收兵。

高遠的營帳內,他自言自語:“成敗在此一舉!周瑜,荊州就讓予我吧!”

與此同時,周瑜獨自凝視著沙盤,頭痛不已。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理解敵人的本質,乃取勝的關鍵。

然而,高遠的意圖如今讓周瑜困惑,他的軍事部署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敵人來意不善,善者不至。高遠擺出這樣的陣勢,必定有所圖謀,這一點周瑜確信無疑。

此刻,周瑜亟需揭開高遠的真實意圖。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