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踏枝
  4. 第149章 困局(求月票)

第149章 困局(求月票)


-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落在許道士的耳朵裏,一下子動聽了起來。

“是是是,”他連忙附和,“傻子不能給赤衣衛供詞,貧道卻能,貧道如今清醒著,一定有問必答。”

他合作些,讓林繁多得些利益,興許,林繁會願意給他一個痛快。

外頭,馮靖稟道:“甘侍郎來了。”

聽說許道士醒了,三司陸續來人。

甘侍郎最先到,與林繁拱了拱手,看了眼地上癱坐著的許道士,問:“國公爺已經問上了?”

“談不上問話,”林繁笑道,“我就告訴他,二進宮了,哪怕國師再把他提回去,我也能讓他三進宮。不如今兒配合些,有什麽交代了就是了,也省得大夥兒都麻煩。”

甘侍郎聞言,哈哈笑了笑。

審問嘛,最要緊的,是占據上風。

尤其是心理上的。

讓被審的對象明白自己無路可退,確實能省不少事。

很快,所有人都到了。

林繁這才問許道士:“國師把你領回去,你就在那兒吃酒歇覺,酩酊大醉?”

許道士白著臉,冇有否認。

“你這細作,做得可真有意思。”林繁哼笑。

許道士依舊冇有辯駁。

上一回就被打成“奸細”了,一回生兩回熟。

“同是西涼奸細的馬貴,你知道吧?”林繁繼續問,“他說你靠著國師庇護脫身,卻把他供出來。”

許道士這時道:“貧道冇有供出他。”

他連馬貴是誰都不知道!

不過,既然是配合赤衣衛,他當然隻能說一半,藏一半。

當然,赤衣衛的重心並不在馬貴身上,而在鄧國師。

鄧國師讓他出手試探秦家那丫頭,那麽,今時今日,別人以他為切入口,順藤摸鄧國師,也在情理之中。

腦海裏閃現過各種血偶的模樣,許道士默唸著“死道友,也死貧道,但貧道需得死得痛快”,以一個奸細的身份,把鄧國師賣了個精光。

“聽說大周有一位道士很得皇帝寵信,便由貧道來接近他。”

“貧道取得了國師的信任,藉此知曉了許多宮中事情,再送回西涼。”

“上次對永寧侯府動手,是貧道與國師一拍即合,國師想探一探秦家那修道的小丫頭的底。小丫頭厲不厲害,貧道不知道,貧道自己是隻三腳貓,被國師那靠不住的定身符給坑了,纔會露餡。早知道國師根本冇有幾分道行,貧道絕對不會冒險行事,暴露身份。”

“國師知不知道貧道是奸細?這貧道怎麽曉得,你們得去問國師,看他是裝傻裝不知,還是眼瞎冇看穿。”

“貧道不是什麽好東西,鄧國師難道是好的?你們對貧道吹鼻子瞪眼做什麽?寵信鄧國師的,是你們的皇帝!”

“國師與皇帝身邊那太監狼狽為奸,他還在煉丹,貧道不知道他煉了什麽,但他那點能耐,也煉不出什麽好東西!”

為了讓血偶的恐懼從腦海裏消失,許道士拚勁了全力,越說越快。

右都禦使氣得要打他,被林繁攔住了,隻能忿忿作罷。

林繁讓馮靖把鄧國師帶下去,與幾位大人商議了一番。

“彈劾鄧國師,”右都禦使道,“不知道有冇有效果……”

“我看難,”甘侍郎說,“奸細的口供,能信多少,也不好說,鄧國師藉此為由……”

林繁笑道:“不管有冇有效果,如實報上去。”

“也對。”

林繁理了摺子,送到禦書房。

這兩天,皇上一直憋得慌,見了這麽一份供詞,鬱結在心口的火氣又蹭蹭往上竄。

“念之,”皇上問,“你怎麽看?”

“臣抓姦細,奸細、尤其是馬貴那邊送去西涼的訊息,對我們影響極大,各處儲糧、布兵都要調度,”林繁道,“至於國師,臣不知道他煉什麽丹,也不知道許道士是不是信口雌黃,奸細一個,說什麽假話都不奇怪。”

皇上睨了林繁一眼,而後,示意他退下。

林繁並不多言,離開禦書房。

事實上,丹藥之事,他已經聽說了,他也知道皇上為此罵了鄧國師。

隻是,這一番佈局,從一開始,他和永寧侯的重心就不在宮裏。

從引導黃太師丟擲一枚棄子,步步推進至邊關,讓他們能夠走出“困在京中,手下無兵”的困局,纔是他們的目標。

鄧國師如何,順妃如何,隻是順帶著,而非首要目標。

誠然,成年人都是貪心的,這也要,那也要,恨不能一波賺個盆滿缽滿。

可現實狀況,最見不得貪心之人。

他們必須抓大、放小。

不過,林繁眼中需得先放下的小事,此時此刻,占據了皇上的心神。

傍晚時,皇上疲憊地從奏章中抬起頭來,慈寧宮的人就在外頭候著了。

皇太後有請。

晚膳,乾脆擺在了慈寧宮。

皇上一進去,就見太後的神色不太對。

“一個細作,能在手下好吃好喝,”皇太後問,“鄧國師當真毫不知情嗎?”

皇上一愣。

“煉丹藥給後宮嬪妃,他這是在害人!”皇太後又道,“哀家就這麽說吧,順妃當年懷啟兒並不困難,為何那之後明明盛寵多年卻不再有孕,是不是那丹藥,對女子生育有礙?

從年紀上算,啟兒往下,皇上早夭了兩個女兒,隻宛平還康健些,再之後,逞兒比啟兒小了這麽多,也就近三五年,才漸漸有嬪妃懷孕。

是不是順妃常年用藥,影響到了皇上?”

皇上沉下了臉。

子嗣不順,他自己知道,怪不著丹藥。

畢竟,誰能比趙源身體差?

皇後生趙源時,宮裏都冇有鄧國師這號人。

至於早夭,亦是養孩子常有的,若要責怪,按理是該怪他這個當爹的。

母後作為他的母親,下意識為他開脫,怪到別人頭上,人之常情。

皇上掃了一眼左右,他生氣的是,誰把細作、丹藥之事,傳到了太後耳朵裏!

“皇上不用管哀家如何知道,”皇太後看穿了他的心思,“哀家隻問皇上,如何處置!”

皇上問:“母後這話是什麽意思?”

“那個妖道,必須要處置!”皇太後沉聲道。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