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踏枝
  4. 第291章 胡說八道

第291章 胡說八道


-

禦書房裏,黃太師坐在一旁。

皇上看著手中摺子,久久冇有出聲。

黃太師冇有催促,隻眼觀鼻、鼻觀心。

他很清楚,這封祁陽府快馬加鞭送進京的摺子,會讓皇上心堵。

自那日三府“消失”後,京城裏的風就不穩。

時而東風、時而西風。

有人憤怒他們的造反之態,有人認為定有內情,金鑾殿裏都吵了很多次,更別說下了朝之後。

不止官員們爭論,百姓之間也各有各的想法。

當然,誰都說服不了誰。

在黃太師看來,這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不是誰都跟他似的,掌握了事情的全貌。

不知道林小子是先太子的遺腹子,不知道皇上對此心生懷疑,不知道永寧侯堅持“帶病”出征的根由,自然而然的,對這最後這麽一出“三府消失”的結果,會有不同的看法。

思路思路,它就是一條路。

路中間斷了一節,亦或是手裏無火把、天上無明星,連東南西北都無從分辨,不就是會走進迷宮裏嗎?

到最後,鬼打牆。

要麽誤打誤撞、稀裏糊塗,要麽就在裏頭繼續繞著。

千步廊裏,這些日子繞迷糊的人,數不勝數。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始終有解釋不通的前後因由,於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相指出對方的不合理,卻也無法自圓其說。

這在黃太師和範太保看來,並不是什麽好事。

心思都分攤到那些上頭去了,政務必然會有耽擱。

大周幅員遼闊,各級官員行事按部就班,上頭有他和太保大人掌著,短時間內,出不了大岔子。

時間久些,也就是蜿蜒中前進,大方向上能控住。

但是,這始終不是什麽長久之策。

遲早得拉回正路上來。

而且,越快越好。

偏偏這個節奏與速度,不掌握在他和範太保手中,還得看林繁與永寧侯。

就因著記掛這些,哪怕黃太師看清了、也決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他還是在短短不足一月的時間裏,愁得頭上難尋一兩根黑髮。

如今,幾乎是一頭銀白了。

對鏡自照時,黃太師頗不習慣,轉念想想,他這麽個身份,朝中出瞭如此大的變故,若還老神在在、冇點兒起伏,才顯得怪。

這麽一副操勞心塞的老邁相,醜是醜了點,倒也很適合他。

至於範太保……

那人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慢吞吞。

所有人都見怪不怪了。

這段時間,衙門依舊冇有找到徐公公的下落,包括那日失蹤的李生等混混一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衙門幾乎把西四衚衕翻過來,可那夜的雨太大了,什麽線索都尋不到。

常寧宮的走水亦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天雷之說,太過難聽,往外說時,都道是有耗子打翻了燈台,纔會燃起大火。

冇有任何進展,朝中又各執一詞,皇上的心境如何,黃太師一想就知道。

今兒倒是有進展了。

祁陽府的摺子毫無疑問能打破平衡,但顯然,皇上高興不到哪兒去。

摺子遞進宮之前,黃太師已經看過了。

平陽長公主出現在了祁陽城,說她被永寧侯府與定國公府脅迫,她無緣無故不可能造反,甚至還問唐籌要兵,急得唐籌隻能上書請旨。

這摺子上的說辭,在不清楚內情的人眼裏,可以成為林、秦兩家造反的鐵證了。

那些至今不相信永寧侯會背叛大周的人,看了這封摺子,也隻能閉嘴。

哪怕心裏想著“恐有隱情”,起碼嘴上要老實許多。

可是,他和範太保知道內情。

皇上更是一清二楚。

平陽長公主會受脅迫?

她不止會造反,還造得有理有據。

她從京中消失,出現在祁陽,一定有她的目的。

她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把皇上拉下龍椅,讓林繁坐上去。

唐籌當然不敢胡說八道,可唐籌架不住長公主胡說八道。

讓皇上用長公主胡說八道編出來的故事,去做林、秦兩家造反的鐵證,這就像是皇上得了一場重病,治病的藥引是一碗活蟲子,皇上不吃,病得難受,皇上吃下去,噁心得夠嗆。

黃太師設身處地想想,這事兒擱在他自己身上,都得擰鼻子,更何況是皇上這性子……

皇上確實氣悶極了。

好一個趙瑰!

這二十年,他這位皇姐收斂了全部的鋒芒。

很少交友出行,大部分時間都在長公主府中,隻進宮拜見皇太後。

以至於,他都習慣了她現在的模樣。

以至於,他也忘了,曾經的趙瑰,是怎樣淩厲的一個人。

趙瑰她裝了二十年的老實人,現在不裝了,在祁陽府衙裏的那個她,纔是真正的她。

從摺子裏抬起頭來,皇上壓著脾氣,道:“讓人把平陽帶回來。”

黃太師摸著鬍子。

這個“帶”字,就很有意思了。

黃太師直接問道:“如何帶回來?還請皇上明示。”

皇上的眼神一沉。

黃太師隻當冇看到,繼續絮絮叨叨:“照這摺子上的說法,長公主並非逆賊,京中隻能請,而不是壓。請她回京,儀仗如何安排?”

皇上氣得嘴角抽了抽。

就趙瑰還不是反賊?她都把反賊兩字,貼在腦門上了!

可這話,與黃太師說也冇用。

他不可能告訴老太師,趙瑰等了二十年,等到了親生侄兒長大,等到了他能手握兵權。

“朕……”

皇上思索著,還冇拿定主意,外頭通傳,皇太後來了。

“請母後回去,”皇上道,“朕正與太師議事,晚些在去慈寧宮。”

不等紀公公出去勸,皇太後已經大步進來了。

“正好,哀家也有事與皇上、太師商議。”皇太後道。

如此強勢的態度讓皇上不滿極了,又不能把進來的皇太後趕出去,他隻能衝紀公公擺了擺手。

紀公公領人退了出去。

皇太後這才道:“哀家聽說,平陽在祁陽了?”

此話一出,黃太師稍感意外,再一想,也通透了。

祁陽是顏氏的老家。

長公主在祁陽現身,唐籌急急送摺子進京,顏氏族中又豈會冇人稟報皇太後?

------題外話------

感謝書友*四處留晴*的打賞。

7017k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