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踏枝
  4. 第435章 我也太願意了

第435章 我也太願意了


-

冬日的天,總是亮得恨晚。

外頭還黑漆漆時,林繁就起身了。

不止是寢宮這裏,旁的各處,也都點了燈,為著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做最後的準備。

甘公公捧著新做的龍袍上前。

林繁穿戴好之後,甘公公又前後仔仔細細地整理了一遍。

確定一切妥當了,林繁趕往金鑾殿。

天色將亮未亮,一眾文武官員都在廣場上列隊。

寒風颯颯,幾位老大人卻不覺得冷。

新的一年,正月初一,這是個好日子。

時辰到,鼓樂聲齊響,震耳欲聾。

林繁手捧建隆皇帝的遺詔,步上長長的台階。

黃太師悄悄地,看了林繁一眼。

剛剛過去的那一個月,林繁冇有登基,他的身份是皇太孫,日常服製自然也就比照著這個來。

上朝、下朝,議政、說事,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子氣派。

年輕歸年輕,黃太師還是在這份年輕之後,看到了林繁的沉穩、張弛有度。

這叫作“壓得住場子”。

古話說,“穿上龍袍都不像個皇帝”,就是指壓不住、鎮不住。

林繁則不是那樣。

冇穿上龍袍,坐在禦書房裏,他們這些臣子,無論是老的少的,從內心裏都不敢、也不可能小覷他。

林繁很合適這把椅子。

黃太師很清楚這一點,可直到今時今日,在天邊那若隱若現的晨光中,他看著身著龍袍的林繁一步步往上,心中情緒遠比設想得要澎湃得多。

人靠衣裝、佛要金裝。

這身龍袍加身,讓本就很有模有樣的皇太孫,一下子就有了九五之尊的威儀。

這不是“像不像”的問題,而是,本來“就是個皇帝”了。

年輕、有抱負,好學又有想法,有衝勁,張揚背後又不失謙遜之心。

多好啊。

有這樣一位皇帝,他們大周,也會像林繁的腳步一樣,一步、一步往上走。

登基議程繁複,一直持續到了朝霞滿天。

霞光映在琉璃瓦上,燦爛奪目。

平陽長公主看著林繁走完了全程,鼓樂聲迴盪在她的腦海裏,久久不散。

這些年,她參與了三次。

第一次是父皇趙揮的開國大典,隆重至極,她受封平陽公主,滿心歡喜。

第二次,是趙隸當了皇帝,她成了長公主,臉上帶著笑,心裏的鬱與恨,她直到今時今日,依舊冇有忘記。

這是第三次了。

往後,林繁的名字會從林家族譜上劃去,他成了趙繁,是大周的嘉平皇帝。

而她趙瑰,又要長上一輩,成為平陽大長公主。

她很高興她等到了這一日,當然,她更高興的是,這是趙繁自己做出了決定。

是他,決意成為“趙繁”,決意把整個大周抗在肩頭。

鍾鼓齊響,傳遍整個皇城,又一路傳出宮外,傳遍京師。

趙隸坐在牆角。

隻聽那傳來的鼓樂聲,他就能想象得到,金鑾殿那兒進行到哪一步了。

每一個畫麵都能夠呈現在腦海裏,他不願去想,卻又揮之不去。

這些時日,他被幽禁在此,陸陸續續地也知道了不少事情。

都是他的好侄兒想要讓他知道的事。

那日金鑾殿對峙,趙隸隻聽見了順妃的抗爭,以及趙啟的義憤之言,他知道忠勤伯全家都背叛了他。

後來,他才弄清楚,不止這些人。

安國公府在晉舒兒母女險些喪命之後,就已經想方設法給順妃遞訊息,說服順妃倒戈了。

這讓趙隸十分生氣。

若非母後當日去動晉舒兒母女,安國公府怎麽會去鼓動順妃?順妃又怎麽會受鼓動?

順妃若無二心,忠勤伯又怎麽會放反賊進城!

一環套一環!

不止順妃,在這宮裏潛藏最深的,竟然是淑妃!

如果說,程皇後的背叛,在趙隸眼中還能算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淑妃這顆釘子是他怎麽也想不到的。

母後寵愛淑妃十幾年!

母後自詡聰明、會看人,對他的眼光頗為不信任,可到頭來,母後又比他好到哪裏去了?

若非母後一直誇讚淑妃,他又怎麽會對淑妃高看一眼?

如果冇有淑妃這麽個暗樁,平陽他們行事,豈會如此順利?

趙隸一想到這些,胸口就悶得喘不過氣來。

可他無處發泄。

他連把那幾個背叛他的人,拉到麵前來,狠狠罵上一頓都不可能!

聽說,程皇後歸家去了。

聽說,淑妃出宮,天下遠遊。

這兩個背叛者,順心如意,天高任鳥飛。

而他,他隻能被困在這裏!

至於他的母後,趙隸也聽說了,顏氏已經被送去皇陵了。

母子兩人,最後都冇有見一麵,若不然,趙隸一定要問問她,被淑妃背刺的感覺到底如何?

趙隸越想越生氣,但他隻能憋著這氣,冇有一丁點辦法。

鼓樂聲更響了,他捂住耳朵,聲音都不住鑽進來。

有一個詞,在他的耳邊反反覆覆,一直一直嘲笑他。

眾叛親離!

此廂,趙隸飽受痛苦。

另一廂,金鑾殿中,登基為帝的趙繁接受了百官的朝拜。

禮官宣了一道道旨意,追封趙臨為帝,尊房毓為皇太後,封林宣之女巧玉為郡主……

待登基大典結束,已近中午。

冬日陽光落下,帶著濃濃的暖意。

趙繁去了延慶宮。

房毓皇太後正等著他一道用午膳,見他來了,道:“今兒當真好熱鬨。”

趙繁道:“您喜歡熱鬨嗎?”

房毓笑道:“之前在山上,清淨慣了,偶爾遇著熱鬨,還真新鮮。”

“下回更熱鬨。”趙繁請她落座,道。

“為什麽?”房毓不解。

“要緊大事基本都走完了,”趙繁與她解釋,“禮部那兒能空閒下來,等過了上元,衙門開印,他們就得花大力氣準備婚議,我得把阿鸞娶回來。”

房毓一聽,喜笑顏開:“這熱鬨好,我太願意了。”

趙繁也笑,眼中滿是笑意:“我也太願意了。”

登基大典是在宮中舉行,除了鍾鼓之聲,京城百姓參與不進來。

大婚就不同了。

他要去接親,騎在馬上,引著花轎穿街走巷,鞭炮一路響。

那般的喜氣與熱鬨,如同他熱烈的心跳,能夠傳遞給每一個人,多好。

------題外話------

今天一更。

今天情緒有點喪,自己跟自己內耗得挺嚴重的。

最後幾章了,不想太趕工,就寫得有點慢,大家見諒。

感謝書友20220108093239366、書友121030193845947、星如雨768070564的打賞。

7017k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