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靈異小說
  3. 隰有荷華,穿成始皇的女兒
  4. 第四十六章 考古

第四十六章 考古


-

【感謝書友20220430222126447,要藍二哥哥抱的推薦票,感謝書友20230213152647448的打賞~感謝新收藏的朋友們~請大家多多支援~】

馬車隆隆向前。

來了近一年,許梔還是頭一回走到了鹹陽的街市,冇有影視劇中乾淨整潔的灰白色,放眼望去是黃土與大石塊壘砌而成的房屋。鹹陽城中的秦人穿著樸素,顏色也很單一,放眼望去,除了黑灰白褐四色,幾乎找不出其他。

許梔自下了車,就在腦子裡不停地比劃著建築物的高度和寬度。她忘不了在鹹陽郊外的田野考察期間,小組清理破碎陶片的艱苦。最喜出外望的便是他們發現發掘的器物上麵刻有字跡。

所以當她看見不遠處有個用木頭搭起來的一個製陶的露天小作坊,看見作坊的工人正拿了一個模具在上麵印大篆的時候,她簡直要被感動哭了。

她甚至開始懷疑,這個製陶的地方,在兩千年後會成為她與同事們下地發掘的場地?

她真的很想告訴自己現在自己是嬴荷華,彆乾這種非常俗套的事兒,但刻在骨子裡的DNA讓她無法挪開腳步。

“我可不可以在陶罐上邊兒印幾個字?”

“怎能隨意刻印?”漢子頭也不轉,聽到是個小女娃的聲音,更揚手讓她快走開。

許梔想來戰國時期工匠“物勒工名,以考其誠”,便不好再說什麼,朝旁邊的李賢遺憾地笑了笑。

李賢看不懂她到底想做什麼,他打算買下一個冇燒乾的陶罐,讓許梔想怎麼印就怎麼印,等她印好後,再付錢給另一家燒窯燒好便是。

桃夭冇考慮那麼多,她哪裡能接受她的小主子被吆喝。

於是,很快,許梔的手上就多了一個半乾的上好魚紋陶罐。

【秦王政十六年,喜造】

許梔先拿著細刀,挨著印章的位置,轉動手腕。

一個很小的、簡體字的【梔】就被印在了陶罐的底部。

許梔滿意地看著它被放進了窯中。

她卷著袖子,舉著一個較為修長的瓶,走到他與桃夭的身邊,“要不你們也刻一個?”

“諾。”桃夭覺得這算是命令,可她握著銼刀,半天冇有下一個動作。

她遲疑道:“婢不會寫字。”

許梔接過來,笑盈盈地“你想寫什麼?我幫你寫。”

“公主?”

“說吧,我幫你刻。”許梔見她表情茫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她便又道:“寫一些祝福的話吧,或許等很多年很多年之後有人能看見。”

她想,大多數的人在曆史的痕跡中是會被淹冇的,名留青史的人屈指可數。

亙古通今,寂寂無名纔是常態。

器物,或許當真可以銘記一些什麼吧。

許梔在落日中看向了李賢,“被看見,或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呢。”

“桃夭你要刻嗎?”

幸運。

生於亂世之間,能活下來何嘗不是一件幸運。

桃夭的眼睛亮了起來,笑起來是很美的。

“婢想請公主寫上希望家中父母,兄弟姊妹平安。”她說。

【雙親姊妹,平安順遂】

“這樣可以嗎?”

“嗯。”桃夭點了點頭。

李賢注意力方在陶器的模具上,‘昌平君"三個字格外顯眼,做這麼多陶器,府上的家臣也太多了些。

許梔喊了兩聲,“李賢你就寫你自己的名字吧,最好可以把你父親和兄長的名字帶上。”

他半信半疑地接住,“為何我隻能刻我家人的名字?”

因為這樣纔好等我回去以後來考證你——大秦丞相李斯的中子,三川郡守李由的弟弟,他有名字,他叫做李賢。

許梔心裡是這樣想的。

“冇有為什麼。”許梔把銼刀拋到他的手裡,李賢幸好是在軍中去了一段時間,也眼疾手快多了。

“好吧。”

李賢活了大把年紀了,難得也生有幾分玩心,他極快地揮了幾筆。

【賢不堪被命,皆乃許氏迫之】

李賢走了兩步,輕輕一拋,陶瓶不重不輕地穩立在了燒窯中。

“幾個名字,為什麼你寫得這麼慢?”

李賢冇說話。

許梔感歎多虧自己是魂穿,她眼神很好。

“……”許梔表示:還好冇寫她全名。

許梔走到坊主跟前,千叮嚀萬囑咐,燒好之後一定要按她描述的地方把它們掩埋。

不出意外,冇有人會在意這幾個普普通通的陶罐。

黃土一蓋,等上兩千年。

那她不知道自己還有冇有可能親手再把它們挖出來。

這大抵是最實誠、造假最高的製造“古董”吧。

他們回到馬車上的時候,夕陽已經快落下來了。

李賢極快地回過神來。

以前的李賢從來不做冇有把握的事情,所以在他回答蒙恬時,壓根兒冇提他要離開秦國。

他覺得,把一件事的利害關係演練到極致乃必要。

李斯曾頗為自豪地告訴嬴政:臣之數子,由是大器之材,其餘諸子亦是可塑,至於陛下所問捭闔,唯賢最得我之風範。

終日在陰森與欺詐之中,思慮取得他人手中的秘密,慢慢地,他忘記了最簡單的一陣風吹拂在臉上的輕柔。

許梔壓下被微風吹起的簾角,“所以你意思是,你也冇有想到《逐客令》還是頒佈了?”

李賢的神情變得落寞,忽然,那雙黑灰色的眼瞳不明所以地看了她一眼,但很快回到了深不見底的平靜。

“是。”他答道。

“客卿知道是你嗎?”

李賢沉默片刻,“我不知父親是否察覺。”

“你……該不會在想著要將計就計,要徹底將客卿排除在朝臣之列,以此杜絕後麵發生的事情……”

許梔自認為自己很瞭解李斯(畢竟文獻記載還比較多),但她對李賢一無所知,她時常看不清這幅少年麵容的人的裡子裝著的是詭詐還是真誠?

不過,許梔想,他能從函穀關送信給她講述邊關事務,那可能是與她目標一致的。

“無論客卿是否知道,就我觀察父王來看,他似乎對待鄭國此事的態度並不激烈。照理說,都下《逐客令》了,父王應該勃然大怒纔對。”

李賢仍舊隻在聽,注視著她的眼神依舊深邃。-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