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玄幻小說
  3. 妖孽修真在山村
  4. 第2708章 拜師收徒

第2708章 拜師收徒


-

見她心意已定,厲姞便是再心癢難耐,也隻得忍下。她鄭重起身福了一禮道:“多謝公主的金玉良言。我孤身入宮,有幸得遇公主,事事處處為我著想,感銘於心。隻盼公主能在宮中多留居些時日,聽說大王有意在今秋與齊國畢姻,屆時這偌大後宮,我縱有委屈,又能與誰言說?”

伯姬清秀的臉龐上浮現出淒惶與無奈之色:“姐姐方纔說女子命運不得自主,我又何嘗不是?聽聞新齊侯為世子時便不滿意這樁婚事,屢屢出言辱我“剋夫不祥”。如今又有一個得寵的黨氏女,以後我的日子或許還不如姐姐呢!”ap.

初夏時節,風塵仆仆的榮夷終於趕到了齊國東部的商旅重鎮——即墨。這一路之上,他冇有拜謁任何國君與權臣,即便入了齊境也是如此,迎接他的正是一直在商事上最為倚重的弟子猗恭。

即墨近海,是齊國最大的海鹽集散地。城中商鋪一大半都是鹽店,鹽店又一大半都是私店。此時尚未實行統一官市製,對於鹽市交易國家雖有稅收把控,但官營較少,市場上依舊是私鹽為主。

如此帶來的好處便是,齊國的私家商旅大興,春秋之世時,齊率天下之先成為了以商而富的大國,也為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周厲王的時代,井鹽尚未大量開采,燕國遼東與吳越之海鹽出貨極少,嶺南海濱尚無鹽業,而池鹽,岩鹽更是聞所未聞。如此大勢之下,即墨海鹽幾乎占去天下鹽產的十分之七八,即墨鹽市自然成為天下第一鹽市。

若僅從鹽業看去,齊國乃天下命脈也。若齊國禁絕海鹽出境,隻怕天下得淡出個鳥兒來。然而,齊國卻硬是不敢,原因在於齊國缺銅鐵。在當時那個時代,銅鐵為國之司命,銅鐵的數量,決定著國家軍隊的強弱。這也就是一個銅綠山的歸屬,引得周王室與隨鄂兩國多年角力的根源所在。

齊國雖大雖富,然缺銅鐵卻是一個致命缺陷。其餘國家正是瞅準了齊國這一致命缺陷,在事實上達成了製約齊國的默契:齊國若禁鹽,各國便禁銅鐵,尤其是擁有銅綠山的隨國與扼守隨棗通路的鄂國。

正因了大勢明白如畫,齊國對鹽市始終是半官營半私營——官店對內,私店對外。所謂私家鹽店,十有**都是外國鹽商。外國鹽商的一大半又都是官商私身,也就是官府以私商名義駐紮齊國,為本國保障鹽路。

猗恭來到即墨已有大半年,剛入市時也曾多方踏戡,對鹽市的路數有底之後,比較各方鹽價,這纔開了第一家鹽店,擁有自家的進貨渠道——一家麵積不小的海濱鹽場。

說起來,鹽市頗有講究。用鹽商的話來說,是“價分三等,貨分五色”。

所謂價分三等,便是:在海濱開鹽場曬鹽的官商私商一個價,直接在海濱鹽戶手中收購一個價,在即墨鹽市大批買鹽而運往他國者一個價。若僅以當地價錢論,鹽場鹽價最低,鹽戶稍高,鹽市最貴。然無論以何種方式購鹽,若以獲利薄厚論,三者最終卻是不相上下。

其中因由,在於鹽場出貨價格雖低,量卻極大;鹽戶出貨價格稍高,大多卻是小場精鹽,收購者再出手時抬價幅度便大;鹽市價格最高,然卻省去了海濱到即墨的運貨費用。

所謂貨分五色,是曬鹽以顆粒大小分做三色:大顆粒謂之精鹽,豆粒鹽謂之粗鹽,粉鹽謂之場底鹽。而作坊製鹽則分兩色:印鹽與花鹽。印鹽是經多道工序精製成的鹽塊,其正四方,晶瑩透亮,宛若白玉官印。花鹽則是將鹽鋪排於石板屋頂,加適量水於炎陽之下暴曬,鹽汁垂下如鐘乳之光澤,因成形各異而被呼為花鹽。這特殊製作的印鹽花鹽價格最高,大多是周王室與各諸侯貴族與富商大賈包攬了。

除了價錢貨色的考量,還有金錢的講究。

在鬆散分封的時代

商戰的豐富多變與激烈複雜,遠非後世可比。其間最直接的原因,乃是多幣種,多價格,多關隘,多習俗,多法令。凡此等等相互組合,每一個商人的每一宗生意,都可能會因種種因素而結局不同。

以目下猗恭鋪子裡的海鹽買賣論,一麵是貨色價格的不同,另一麵則是幣製的不同。也就是說,用何種錢幣來做這樁生意,其結果便會有諸多不同。

小國貨幣很難通行天下,因此江漢諸國的大宗鹽業買賣多使用餅金。多是圓形金板如餅狀,時人又呼為金餅。一般上頭打有一個或數個圓形印記,印內刻有所在國或宗主的字號。適用於鹽商的大宗交易。

齊國本地使用刀幣。齊國的刀幣有兩種二式。所謂兩種,一種是齊刀,另一種是即墨刀。所謂二式,齊刀乃是立國初期鑄造的刀幣,刻字為“齊建邦造法化”。即墨刀,則是齊國在這個鹽業重鎮專門鑄造的刀幣,刻字為“即墨之法化”。

法者,法定之準則也。化者,取“貨”之頭,貨也。“法化”即“法貨”,法定之標準貨幣也。齊國一直隻使用刀幣,幣值數百年間很少變動,在天下信譽極高,購買力也很強。物平之年,一枚即墨刀可買海鹽二十二斤,買粟二百五十餘斤。

即墨為通商大市,各國貨幣皆可使用。尋常商旅入齊,但做百車以上的生意,決計都是金幣支付。一則金幣幣值大,易於攜帶,結算不摳毫厘來得快捷,二則可省兌換之煩。

但猗恭初到之時,冇有固定渠道,隻能直下海濱鹽場從鹽戶手中買鹽,必是一宗宗小買賣積少成多,若用金幣,非但羞於壓價,且要莫名其妙地流去許多找頭,一宗宗地漏下來,價錢便接近即墨大市了。如此思謀已定,便找到了一家齊國最大的棠氏鹽社,按照對方的開價,一舉將三百金幣兌換成了六萬枚即墨刀。

緊急通知:啟用新

免費閱讀.-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