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
  4. 第67章 滲透港府計劃;成立銀通

第67章 滲透港府計劃;成立銀通


-

張卿無所謂的笑了笑,說到:

“前些年答應沈弼加入彙豐董事局,隻是迫於局勢,隨著咱們華商在香江的地位越來越高,彙豐等這些英資遲早要淪為曆史;

興華集團的發展速度已經超出沈弼的預料,再加上包船王加入了我的陣營,讓沈弼已經開始對我和包船王有所防備了,彙豐董事局有意扶持第三位華人董事,我與彙豐撕破臉是遲早的事情。”

伍宜孫聽完後語重心長地說道:

“彙豐現在畢竟是香江的財神爺,兩大發鈔銀行之一,能不得罪他們還是不要得罪他們。”

張卿搖了搖頭說到:

“香江以後必定是我們華人的香江,如果鑄幣權還放在彙豐和渣打手裡,那豈不是淪為他人笑柄?”

聽到張卿的話,伍宜孫猛地坐直了身體,眼睛死死地盯著張卿,皺眉問道:

“你想要乾什麼?”

張卿笑了笑,自信的說道:

“自然是拿掉他們兩家的鑄幣權!”

如果換做彆人,伍宜孫隻會嘲笑對方幼稚無知,但是張卿是他的親孫婿,伍宜孫語重心長地勸誡道:

“張卿,彙豐和渣打體係之龐大,利益根基之深厚,還不是你興華集團能碰的,想辦法打壓他們可以,但是千萬不要試圖挑戰他們在香江的地位,尤其是彙豐!”

“爺爺,放心吧,我不做冇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拿掉他們的鑄幣權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自有分寸。”

聽到張卿這麼說,伍宜孫還想勸誡勸誡,但是想到張卿創立興華這些年,不斷收購打壓不可一世的英資的事蹟,最終還是停止了勸告。

如果十年前有人來告訴他,香江商界將會出現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將英資集團次次逼到絕境,並且收購英資集團,伍宜孫說什麼也不會相信。

但是這兩年的張卿不斷的重新整理著他的認知,讓本來對華資崛起無望的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伍宜孫無奈的笑了笑,說到: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如果我那幾個孫子有你一半的水平,那四大家族定有我伍氏一席!”

“謬讚了,尚修等人才能遠在我之上,我隻是碰巧占了時代的紅利罷了。”

又是一番客套後,張卿兩人又詳細的聊了聊關於自動櫃員機係統的事情。

隨後兩人敲定,由伍宜孫出麵,去與四大華資銀行商討成立櫃員機公司的事情。

張卿則負責聯絡歐洲的櫃員機製造公司,定製一批最先進的自動櫃員機。

因為5月份港府便會公開招標沙田填海的事宜,在交代好新華集團的眾多事務之後,張卿立馬動身前往德國的帕德博恩市。

前世的永隆銀行等五家華資銀行為了對抗彙豐的“易通財”,共同成立了銀通櫃員機服務網絡。

這一世雖然張卿提早兩年提出了銀通的想法,但是相信以那些老傢夥的見識和商識,一定不會拒絕銀通的提案。

擁有鈔能力的張卿,成功與德利多富公司談成了合作協議,定製了一千台自動櫃員機。

與德利多富公司談完合作後,張卿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英國漢普郡的貝辛斯托克。

早在張卿收購道亨銀行的時候,便在歐洲有意佈局銀行業。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便是成立橄欖證券,複刻興華證券在香江的操作,收購歐洲各大公司的股票。

橄欖證券在歐洲股市上的表現也冇有讓張卿失望,成為了數家上市公司董事局成員。

尤其是在76年法國本地家族康斯加入橄欖投資後,橄欖證券在股市上的表現更加積極。

在張卿的授意下,橄欖證券同樣有重點收購名單,而專營印鈔業務的德拉魯公司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為止擁有德拉魯公司11%的股份,成為公司的大股東。

張卿這次便是以大股東的身份來到德拉魯公司,希望能成立德拉魯公司香江分部,專營香江的製鈔業務。

因為大股東的身份,再加上對公司發展國際業務有利,張卿的提案很快便在董事會上通過。

得到德拉魯公司的授權後在,張卿很快便返回香江,成立了香江德拉魯公司。

在大埔工業邨置辦了一個占地方尺的印鈔廠,將德拉羅集團先進的印鈔技術帶到了香江。

因為背後有英國德拉羅集團的背景,再加上張卿的關係,香江德拉魯公司很快便得到了彙豐銀行的認可,達成了合作。

印鈔廠正常運作後,在張卿的授權下,香江德拉魯公司的英籍高官開始頻繁接觸港府財務司的官員。

給他們灌輸將外彙基金管理局與銀行監理處合併的思想,讓他們將鑄幣權收歸到港府自己的手中。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張卿也並不著急。

張卿想讓興華銀行成為香江第三家印鈔銀行。

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興華銀行快速發展起來,好在82年之後出現的各種外彙危機、月股災、銀行擠提事件中表現自己,得到佈政司和財政司的認可,這樣纔有可能獲得第三個印鈔權。

這麼多年,在與港府打交道的過程中,張卿深深感受到了那些英籍官員對於華人的歧視。

尤其是在一些政策方麵,明顯有利於在港的外國人。

現在是港英時期,這種情況要等到迴歸後才能徹底好轉。

看著辦公室桌麵上,港府現任各級官員的詳細資料,張卿產生了滲透港府的想法。

大哥張強已經爬到了高級督察的位置,但是對於張卿來說還是不夠。

雖然將港府直接變成張府冇有可能,但是讓政府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人,還是能夠操作操作的。

81年港府便會發表《地方行政白皮書》,推行地區選舉,並取消對選民資格的種種限製。

到那之後,纔是張卿滲透港府好時機。

在那之前,張卿需要培養一批願意效忠自己的議員。

1979年4月1日,興華銀行、永隆銀行、香江華夏銀行、東亞銀行、浙江第一商業銀行、上海商業銀行共同成立櫃員機網絡係統公司。

其中興華銀行與永隆銀行占股20%,其他四家銀行各占股15%。

公司命名為銀聯通寶有限公司,簡稱銀通,總部暫時設置在環球大廈第17層。

同時開放會員製度,邀請香江各大銀行加入銀通。

彙豐銀行看到後,也趕緊推出了自己家的“易通財”櫃員機係統,下屬銀行全部加入“易通財”。

銀通櫃員機網絡在成員銀行內互通,客戶可在彆家銀行的銀通櫃員機提款,同一城市內均可免除手續費。

相較於彙豐係的“易通財”係統隻設立在繁華商圈,銀通櫃員機網絡遍佈香江,極大地方便了成員銀行的客戶取錢。

而且相較於“易通財”設置的300港元取款限製,銀通並冇有設置取款下限。

這樣也極大地方便了客戶的使用。

隨著銀通的問世,香江華資銀行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