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488章 轟山

第488章 轟山


-

吳成將手中的報告揉成一團,隨手扔在腳下,眉間皺成一個川字,向身邊的藺養成通報道:“新來的訊息,孫傳庭部已經入晉至臨縣,傅宗龍已至遼州,賀人龍部彙同王自用、尤世祿北上威脅黎城,沁州已經處在包圍之中......”

“陳奇瑜和劉國能整兵入汝州,這是想要攔阻咱們北上救援的通道,還有南陽府,錦衣衛掃掉了咱們的幾個交通線、抓了幾名和咱們有合作的官紳和軍將,原來軍眷南遷的通道現在不能用了,已經在南遷路上的隻能偽裝成流民各自南下,還冇南遷的隻能暫時留在山西等地了.......如今這局勢,危險重重啊!”

吳成歎了口氣,又將那報告撿了起來:“楊嗣昌領了尚方寶劍和總督山西、陝西、直隸、河南、湖廣五省的職務,現在已經在去太原的路上了,他一到太原,對沁州的進攻就該開始了。”

藺養成對沁州並不熟悉,隻是在當年和武鄉義軍一起合作抵抗曹文詔之時待過一段時間,也提不出什麼有用的建議來,隻能安慰道:“吳帥也不必太憂心了,朝廷出動這麼多兵馬,就有這麼多張嘴要吃飯,武鄉義軍在沁州經營那麼多年,太行山又廣闊險峻,必然能夠挺到官軍斷糧,加上咱們在湖廣的攻略,到時候楊嗣昌一邊麵臨斷糧風險,一邊頂著朝廷的壓力,不得不主動南下來攻打咱們,以逸待勞的就成了咱們了,朝廷這麼多兵馬,反倒成了累贅。”

吳成點點頭,又將那報告扔下,笑道:“藺將軍所言甚是,所以咱們得抓緊進攻,越早攻克武昌,就能越早給紫禁城裡的萬歲爺施加壓力,也能越早讓楊嗣昌不得不南下、解了沁州之圍......讓弟兄們休整一下,第一仗,就從這純德山開刀。”

“各部做好迎戰準備!讓民夫加快速度,把外頭的碑文禮器都搬到地宮裡去!”楊正芳握著苗刀的刀把撕扯著嗓子怒吼著,一群群的民夫和兵卒正將純德山上碑文禮器等物都搬入地宮之中,楊正芳很篤定,武鄉賊必然不會顧忌這些嘉靖皇帝用來給他爹歌功頌德的東西,但自己若是不顧忌它們,即便能得勝,事後也必然會被言官的口水給淹了。

話音未落,忽聽得山下響起一陣尖銳的哨聲,飛快的擴散開來,不一會兒便是四麵八方都被哨聲填滿,楊正芳心中一陣驚顫,快跑幾步來到望樓下,手腳並用的爬上望樓,定睛看去,卻見武鄉義軍的盾車陣隨著哨聲的響起而如潮水一般往後退去,露出了盾車陣後構築完畢的炮台和炮位,數門紅夷大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純德山。

“果然,武鄉賊要借炮奪山了!”楊正芳冷哼一聲,回頭下令道:“火炮都準備好,聽本總兵號令開火!”

戰場上忽然一靜,隨即尖銳的木哨聲齊聲響起,十餘門紅夷重炮、六門大佛朗機一齊開火,炮彈呼嘯著撲向純德山,在空中劃出長長的尾跡。

武鄉義軍攻破沁水後俘獲了不少張家的炮匠,曆次戰鬥中也俘虜了不少官軍軍匠,黃崖洞兵工廠已經能夠自產一些輕炮小炮和中型火炮,但像紅夷大炮這類的重炮,就隻能靠繳獲獲取了,吳成之前請梅之煥幫忙寫了封信,讓人帶去澳門找梅之煥相熟的葡萄牙傳教士,讓他們幫忙弄些會造重炮的工匠或火炮圖紙,然而時至今日依舊渺無音訓,很明顯如今正在走大明頂層官紳勳貴的關係嘗試進入大陸傳教的葡萄牙人,還看不上他們這些冇名冇份的反賊。

這次南攻,吳成將壓箱底的重炮全數帶了過來,如今齊聲怒吼,爆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巨龍之吼,讓吳成胯下的戰馬都驚駭得嘶鳴一聲,不自覺地往後退了兩步。

“隻可惜重炮太少了,冇法輪流持續轟擊......”吳成歎了口氣,扭頭看向西北方向:“楊嗣昌.....不知道他會帶多少紅夷大炮?希望能給咱們送上一份大禮吧!”

武鄉義軍的第一輪炮,都向著山腳官軍用來充作城牆的木柵土牆而去,那些牆後的官軍紛紛四散躲避,木柵瞬間被炮彈沖垮,土牆也崩出幾個缺口,實心的炮彈餘勢不減,落在地上依舊在亂彈亂跳,有運氣不好的官軍被它們彈中,輕則骨折,重則斷手斷足。

純德山上也響起一陣天鵝鳴叫一般的號角聲,隨即便被雷霆之聲蓋過,隆隆的炮聲震得大地都在顫動,數發炮彈朝著武鄉義軍的炮位飛射而來。

“這幫葡萄牙人,同樣拿錢去買,對咱們理都不理,卻給唐暉賣了這麼多炮!”吳成嘟噥了一句,他早就從軍情處那裡得到情報,唐暉之前串通宮裡來抄家的太監和錦衣衛瓜分了襄王的金銀,但這些金銀他冇有全部裝進自己口袋裡,一部分拿出來募兵,一部分則去澳門購買火炮。

武鄉義軍火器犀利這是大明官將的共識,唐暉一口氣從澳門的葡萄牙人手裡買了七門紅夷大炮和數十門各式火炮,留了一部分在武昌守城,其他的都帶到了承天府來,如今都佈置在純德山上。

純德山乃是承天府城的製高點和唯一有險可守的地方,純德山守不住,承天府城更不可能守住,更何況純德山上的顯陵裡的那具骷髏,要比承天府城裡數萬活人都重要得多。

炮彈呼嘯而來,官軍的炮手一貫缺乏係統化的教育和訓練,日常少有培訓不說,一發炮彈可能比他們的身家性命還要寶貴,自然讓他們冇法像武鄉義軍這般用無數次的實彈射擊去總結和學習,官軍火炮的準頭差到了極致,炮彈幾乎都從武鄉義軍的炮位頭頂上飛了過去。

偶爾有一發打中的,武鄉義軍的炮位前用泥土土袋堆起了護牆,實心炮彈除非直接命中護牆,否則大多就彈跳著陷入護牆中,造成的殺傷極其有限。

“戰爭的形態已經改變了!”吳成笑著向身邊的藺養成說道:“炮戰吃虧而又冇有避炮能力的守軍,必敗無疑!”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