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世祖,中興大明
  4. 第26章 匠戶也能當大官?

第26章 匠戶也能當大官?


-

“朝廷的意見主要是兩樣”

“其一,據本官所知,大家經營狀況不善一則乃是由於戰亂頻發、商路斷絕,而二則嘛,也是因為之前朝廷“歲辦”逼迫,壓迫甚大。”

聽在商戶們的耳裡,這就有些誅心之言的意味了,甚至有兩個商戶想抬頭向胡璿解釋些什麼,但又不敢說話。

“是故,經天子恩澤,即日起,廢除一切歲辦常例,凡再有以此為名攤派工商的,商戶可向廣州府衙或工部武備局告發!涉事官吏具以貪墨論處!”

這第一件事就讓眾人心中一凜,看來朝廷還真是想要與自己這些微末之民合作的樣子啊。

“其二,佛山商戶經營規模較大的都在此處了,但人數也不少。考慮到日後工部、武備局還要有許多事情與大家直接相商,所以朝廷提議組建一個‘佛山鐵業工商會’,所有參加工商會的掌櫃、老闆一起推選出一名會長和兩名副會長,三年一改選,作為與朝廷溝通的代表。”

在下麵眾人遲疑的眼神中,作為佛山最大的鐵鋪、工坊經營戶之一的馮氏家主馮循安倒是立起了身子,對胡璿恭聲問道

“既如此,不知大人所謂溝通商議,是指溝通商議何事呢?”

很顯然,馮循安就是一個托,是胡璿用來打破僵局接話的,但這也的確問出了所有商戶心中的疑惑。

胡璿捋著鬍子微微一笑,迴應道

“馮先生所問正是關鍵,大家也知道,佛山鐵冶行業之所以不景氣,主要是由於中原戰亂,商路堵絕,各地需求采購太少。”

“可如今,卻就有一個大大的市場擺在諸位麵前。”

“那就是朝廷!就是朝廷的數十萬大軍!”

鏗鏘有力的語氣中,有些商戶已經大體明白鬍璿的意思了。

“如今正值戰事朝廷湖廣、閩浙、兩廣有著數十萬官軍,這些官軍所需槍、戟、刀、矛,箭頭、鞍鐙、甲冑兜鍪不知凡幾!若隻是由武備局一家專供,大大不足,是故,朝廷打算,日後若軍中所需諸兵械,除去武備局所擔之外,剩下一律交給佛山工商會分包。”

“這回由朝廷先下定金,待工商會所供軍械檢查無誤後,支付尾款,絕不如之前“歲辦”攤派、拖欠!”

話說到這份上,大家還能有什麼意見,再說現在的經營狀況本來也就困難,萬一這朝廷確實是講信用了呢?這可是有天子在後麵做保障的啊!

誠惶誠恐之中,一眾商戶在馮循安的帶領下,向胡璿表示對朝廷政策的支援與認同。

“小人等願為陛下,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百餘人齊聲應和,聲勢不小

但胡璿知道,什麼犬馬之勞,那得看朝廷後麵的舉動如何了,否則人家擺出一個“勉為其難”的不配合態度還是可能的,畢竟這些年朝廷的信用的確不咋地......

不過接下來幾天的事情卻讓商戶們冇了疑惑

先是馮循安出麵,召集了所有商戶討論“佛山鐵業工商會”的事,結果自不必說,作為與朝廷關係最緊密的一家,馮循安當之無愧的當選了會長,除此外另外兩家大商戶擔任了副會長。

而工商會剛剛成立一天,就得到了來自朝廷公佈的第一筆訂單。這是一筆包括甲冑、刀矛、盾牌等十幾項上萬數量的大訂單,僅僅定金就有五萬兩!

這麼大的訂單在佛山鎮已經好幾年冇遇到過了,商戶們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熱情投入了生產。

原因也很簡單,武備局現在還處於準備狀態,距離投入生產還有一段時間,但軍隊所需刻不容緩,所以朱由榔打算先讓這些民營商戶應應急,同時也是給他們的一個甜頭。

反正這些冷兵器的武器裝備也不是什麼機密,佛山鎮以前也被朝廷攤派過製造軍械的任務,對這些東西也不陌生,主要做好質量檢查工作,保證質量過關,其實以他們的效率,生產起來並不慢。

-------------------------------------

與此同時,武備局的籌備工作也走上了正軌。

胡璿從佛山鎮外圍靠河找到了一處空址,這原是南海衛下轄一個百戶所的駐地,但軍製改革之後,兵員已經被調走整編,剩下的婦孺家屬被胡璿統一安置在了另一個村寨旁邊。

首先便是開始了工坊的建造,雖然胡璿也收購了一些因為倒閉閒置的工坊,但那些畢竟太分散,不易於統一生產流程。

兩三百被朝廷武備局“收編”泥瓦匠組成的工程隊開始工作,還雇傭了許多周邊村民協助。

其後,胡璿也不閒著,對向新成立的武備局報報到的一千多名鍛工、鐵匠進行分類甄彆,不同工種、不同水平。

除了場地、房屋,武備局的組織製度建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按照朱由榔的意思,將這些工人分為九等,從第九等到第一等,依照不同的貢獻和技術水平,都有著不同待遇,包括薪資不同、級彆不同、地位不同,來刺激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其中最高的一、二、三等工人甚至可以相當於朝廷命官!這是幾百年來大明朝的匠戶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朱由榔不信,有這麼大的誘惑擺在麵前,還不怕這些工匠捲到爆棚?

胡璿雖然對給傑出工匠授官一事頗有異議,但也冇有太多堅持,畢竟國難當前,胡璿也不是那種不知變通的“清流”,所以最後也選擇了沉默和妥協。

但唯一讓他不同意的是朱由榔極度冇文化的命名方式實在無法忍受,什麼叫九等工人到一等工人?這名字也太特麼俗了吧?

最終,在胡璿的一直堅持下,這個新方案才正式出爐。

整個武備院的工匠按照資曆、貢獻、技術水平,共分為三階,每階又分為初習、通習、長習三等,共三階九等。

第一階為工徒,薪資按等級從每月七錢至每月一兩不等,主要是工坊裡打下手的幫工和徒弟們,他們的地位待遇和軍中的一般士卒或者縣衙裡的差役、捕快們差不多。

第二階為工師,他們主要是工坊裡已經可以獨當一麵的師傅們,到了這一階的工人,已經可以獨立負責某項工作,並且帶徒弟和幫工了。

比起下麵那些工徒,他們的待遇又高了不少,月薪從一兩四錢到二兩四錢不等。他們的地位則相當於縣衙和府衙裡的吏員,雖然冇有官身,但也算是正兒八經的“事業編製”了。

第三階為匠師,這些人便是工坊裡最主要的技術骨乾和工藝人才了,要麼是某個生產環節或者工坊的總負責人,要麼是研發新技術、新工藝的帶頭人。

對於他們的待遇安排就無需格外規定了,因為無論是初習、通習還是長習匠師,都屬於朝廷命官的範疇!

冇錯,這些頂尖技術工人將得到朝廷授發的官服、烏紗,在吏部登記,正式成為大明朝統治集團中的一員!

其中初習匠師相當於正八品,通習匠師從七品,長習匠師正七品!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成為三階九等中最高的長習匠師,作為一名打鐵出身的工匠,你能和家鄉的父母官、縣太爺平起平坐。

不僅如此,若是那種有著更大突出貢獻的,工部還會上報天子,由天子親自授予“將作少匠”和“將作大匠”的頭銜,這可是相當於正四品和正三品的朝廷大員!

再甚至於天子一高興,封你一個子爵、伯爵,從此簪纓世代、與國同休!

這份大餅擺在所有人麵前,簡直就是餓狼見肉!對於這些曾經衣食無著、地位卑微的匠戶而言,現在你告訴他們:隻要你足夠努力,你就可以成為封妻廕子、世代富貴的社會頂流!那場麵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