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80章 長安總督

第80章 長安總督


-

高遠讚同地點點頭:\"正是如此。\"

\"長安的大勝,讓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需擔憂此處。\"

曹操大營中,劉表、孫策二人也在場。

他們繼續煮酒,回味過去。

當年默默無聞的劉備,如今竟逼得三大諸侯聯手對抗。

曹操心中愈發憤慨。

然而,他不得不麵對現實,這個曾被他輕視的人,如今已成了他的勁敵。

\"各位,聽我一言!不除劉備,我們永無安寧之日。\"

曹操依舊向孫策和劉表表達憂慮。

劉表的實力並不遜於曹操和孫策,隻是名聲不及二人響亮。

他的聲望雖小,但實力不容小覷。

荊州的疆域不亞於江東孫策,也不比曹操差多少。

孫策打斷曹操,說道:\"我們這次聯手,從最初的反劉備聯盟開始,

\"歸根結底,都是為此事。\"

\"曹兄無需多言,也無需再煮酒了。

\"你的恐懼,我們都感同身受,我和劉表同樣害怕。

\"既然如此,我們當務之急是解決問題!\"

\"這次反劉備聯盟,就算無法攻克雒城,也要讓劉備付出沉重代價!\"

\"確保十年內,我們不再需要擔憂劉備的反撲。\"

孫策的話語觸動了曹操的心絃,“行,既然如此,我們就按原定計劃行動!”

......

雒邑,夏季的庭院裡,劉備獨自一人,高遠靜靜地陪在他身邊。

“情況如何?最近各條戰線有何動靜?”

高遠向劉備剖析道:“若無蜀地,我和主公恐怕早已化作塵土。”

“我那三分天下的宏圖,蜀地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所以此刻,主公可安心做你的太平之主,無憂無慮。”

劉備聽完,歎了口氣,“冇錯,蜀地確是個寶地。”

“它遮風擋雨,物產豐饒,我這亂世的浮萍,能在此飽餐幾頓,雨天能在屋裡聽著雨聲入眠。”

“雪天能圍爐取暖,燒幾塊炭火。”

“蜀地實乃佳處,不同於長安、洛陽!”

“在那裡,我們每日都可能遭受諸侯的征伐,但在蜀地,有種難以言表的安全感。”

劉備向高遠袒露心聲。

高遠沉默不語,實際上,這個平行世界的劉備雖無曆史上的帝王手腕,卻親民且常帶憂鬱。

高遠亦是如此。

上一世,他是全球頂尖的數學家,富甲一方。

來到三國,走到今天,高遠心中明瞭,不過是重走舊路罷了。

無論古今,他走的始終是同一條道路。

科技讓糧食過剩,卻無法救贖每一個靈魂。

“主公,我有個計策,能使我們在南寧和隴西的戰局逆轉。”

劉備搖頭,“今日我不想談這些。”

“來,嚐嚐這佳釀,配上水果與下酒菜,我們好好暢飲一番!”

不想談這些?高遠難得地笑了,劉備竟流露出些許帝王的威嚴。

居然拒絕聽他的計策。

劉備擺上甜酒、菜肴和水果,兩人相對而坐。

然而,兩人並未交談,隻是靜靜地飲酒品嚐,佐以水果。

不知何時,天空飄起了雨。

彷彿讓喧囂的人們在這一刻平靜下來。

劉備對高遠說:“聽聽外麵的雨聲。”

“回憶一下小時候,吃幾顆柑橘就能感到幸福。”

“雨聲能讓躁動的心沉靜。”

高遠卻無動於衷,搖頭道:“我已老去,紅塵之事看透不少。”

“有無雨幕,我的心始終冰冷。”

劉備:“......”

發現劉備已在墊子上睡著,高遠獨自坐著,如同木偶一般。

......

次日清晨,高遠與劉備開始商議抵禦敵人的策略。

\"主公,當前我們隻有三條道路可選。\"

\"第一,屈服於敗局。蜀地淪陷,我們被迫遠離中原九州的疆界。\"

\"第二,抵禦強敵。擊退侵犯者,保全現有的領土與人口。\"

\"第三,決勝。若勝,我們將掌握天下之半。若敗,失去一切根基,一貧如洗。\"

高遠向劉備詳述了這三個策略。

\"選擇第二條,抵禦敵軍。\"

劉備向高遠下達了指示。

\"遵命。\"

高遠隨即著手執行他的退敵計劃。

在南寧,他令李子雄率五百萬人馬,與孫策、劉表的聯軍展開激戰!

未曾料到,此舉徹底觸怒了曹操。

最讓曹操忌憚的,莫過於劉備提出的決戰。因為在曹操心中,劉備始終不及自己。

然而劉備一次次突破他的預想。

高遠原本隻想退敵,確保劉備的安穩皇位。

但南寧之戰與孫策、劉表的對決,讓曹操怒火中燒,再度發誓要擊殺白馬為誓,誓滅劉備!

不再是反劉備聯盟的軍隊,而是曹操親自領軍。

曹劉之間,再起烽煙!

曹操下令長安、涪陵巴郡的軍隊全力攻擊!

後退半步,格殺勿論!

高遠聞訊大驚,匆忙返回雒城,與劉備共商大計。

\"主公,曹操欲與我們決一死戰!\"

\"此戰既是機遇,也是考驗!\"

劉備頷首,\"最關鍵的一點,你我心知肚明。\"

\"那便是隴西之地的利益!\"

\"若曹操敗北,我們便能占據隴西,日後對付劉表,不必侷限於南寧方向。\"

高遠讚同道,\"暫且不論其他,先全力以赴應對這場與曹操的決戰。\"

長安,虎牢關。

曹操集結北方六百萬大軍,劉備委任關羽為長安前線總指揮,與曹操殊死搏鬥!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