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81章 虎牢關

第81章 虎牢關


-

起初,曹操輕視劉備,知曉此事的僅限於他的文臣武將。如今,天下皆知。

此刻,曹操在大帳中向劉表和孫策直言,有他曹操在,劉備便無處立足,反之亦然。

因現在僅存的諸侯隻剩曹操、劉備、劉表、孫策四人。

為了防止劉備獨占鼇頭,其他三位諸侯幾乎日日同桌共餐,同室而眠,隻為阻止劉備勢力的持續擴張。

甚至再次結成反劉備聯盟。

麵對這種局勢,劉備與高遠隻能隨機應變。

然而,看到曹操如此震怒,高遠意識到,又一個契機出現了。

在雒城,高遠調動所有剩餘兵力,嚴陣以待。

尤其在隴西和洛陽武都的區域,必須嚴密防守,以免重鎮成都落入敵手。

南寧的防衛,李子雄一人的力量已綽綽有餘。

在雒城的皇宮裡,高遠對劉備道:“主公,我們又迎來了一次轉機。”

高遠繼續說道。

“嗯?軍師有何妙計?”

“我們的突破口,就在曹操身上。”

“曹操對主公的輕視,眾人皆知。如今主公勢力強盛,曹操已無法忍受,率六百萬大軍直指長安。”

“虎牢關雖形勢危急,但得益於長安的物資支援,短期內難以被攻克。”

“但我必須前往長安一趟。”

高遠對劉備說。

“去長安?是要解決曹操的麻煩嗎?”

“我看關羽、張飛、趙雲和其他將領都在,長安的防禦應無大礙。”

劉備迴應高遠。

“確實,隻守不攻自然冇問題。”

“不過要主動出擊,我們在長安的能力還遠遠不夠。”

“雒城不會失陷,南寧和隴西的後續安排我都已妥善處置。”

“主公隻需安心留在雒城。”

“但長安我必須去!主公不必再勸!”

高遠堅定地對劉備說。

劉備深信高遠,便不再多言,冇有高遠,就冇有今日的自己。“好吧,我不再多說,軍師一切小心。”

“所需物品,軍師自行決定,無需向我稟報!”

劉備最後叮囑道。

高遠聞言,答道:“遵命!主公放心,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主公和我們的大業!”

劉備點頭,沉默不語。

高遠帶走十萬兩銀子,對劉備來說這隻是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的小數目。

劉備清楚,高遠動用這些資金必有其用意,因此他任由高遠行事。

帶著十萬兩銀子,高遠重返那個曾經征討十八路諸侯的長安。

然而,如今的長安戒備森嚴,整座城市上空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高遠來到長安城主府。

關羽、張飛、趙雲和其他將領謀士齊聚一堂。

一到城主府,高遠立刻尋找關羽。

關羽見高遠到來,連忙迎接,並妥善保管十萬兩白銀,封閉庫房。

“軍師,您來得正是時候,曹操集結六百萬大軍攻打虎牢關!”

“我們已在那兒部署了來自涼州、燕京、羌胡、洛陽和漢中的兩百六十萬大軍。”

“虎牢關暫無失守之虞,但從曹操的意圖來看……”

“不拿下虎牢關,他是不會罷休的。”

高遠聽後迴應:“我明白了。”

\"曹孟德必定不會輕易放過我們,這一點毋庸置疑。\"

\"無須擔憂,既然我已抵達長安,自有一套對策助你們扭轉乾坤。\"

\"先進城主府詳談!\"高遠提議。

\"悉聽尊便。\"關羽引領高遠步入府邸。

審視地圖,曹操的重兵皆聚於虎牢關外,然而關內,關羽已佈下兩百六十萬大軍嚴陣以待。

曹操雖聲勢駭人,但短期內難撼虎牢關分毫。

高遠深思對策,單純固守虎牢非長久之計,曹操遲早會找到突破口。

一旦敵軍湧入,城外交鋒,高遠自問手中的兵力恐怕難以抵擋曹軍。林鏡、李宏毅、江風、雒天城及李子雄,皆被他留在蜀地和隴西,以防不測。

如此佈局,高遠隻需專注於長安與虎牢的防務,但也意味著無人輔佐決策,一切皆需他獨自應對。

戰局瞬息萬變,勝負難料。

誰能笑到最後,結果始終飄搖不定。

高遠深感此次挑戰是他生平最大考驗。

反覆權衡後,他終於製定出戰略。

在虎牢關外設伏三支百萬大軍,每軍由百萬將領統帥,再細分為五軍。

長安城內駐紮兩百萬兵力,曹軍一旦突破虎牢,勢必直撲長安。

那時,高遠便令伏兵突襲,一舉消滅曹軍。

看似四麵受敵,實則高遠堅信自己將勝券在握。

與關羽商定策略後,趙雲和張飛領命出征,隻留高遠與關羽鎮守長安。

\"軍師,你確信此計可行?\"關羽略顯疑慮。

高遠坦誠以對:\"實話告訴你,取勝絕非易事。\"

關羽聽後,並未質疑,這是實情。曹操占據富饒的中原,人口、資源皆充沛,此番出兵六百萬,皆為精銳。

若非劉備勢力壯大,實力不遜於曹操,長安的防守恐將岌岌可危。

\"一旦長安失守,兄長的基業將遭受重創。\"

\"且我們將失去西北的燕京,涼州,乃至洛陽等地。\"

關羽對高遠道。

\"因此,長安不能失守,正如將軍所言,一旦失守。\"

\"洛陽、武都三郡、涼州和燕京,都將落入曹魏之手。\"

\"我們甚至可能退守至漢中的陽平關!\"

\"虎牢關,是我們最後的屏障。\"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