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心聲:被真千金吃瓜的人都倒大黴
  4. 第211章 他們不應該是這樣的

第211章 他們不應該是這樣的


-

不用上刑,那二人就哆嗦著將過往交代的一清二楚。

那個侍女還交代了當初用來威脅範玲的那些東西都藏在了哪裡。

官差去取證據間,被藏在莊子裡的穩婆也帶了過來。

穩婆一進公堂就被堂中的氣氛駭住,知道傳她來是因為什麼後,雙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然後倒豆子一般,將之前做下的那些事全部交代了一遍。

讓彭瑞德連眼神警告的機會都冇尋到。

明明還是刺骨的冬日,兩人背上的衣物已是被汗水打濕。

範玲癱軟在地上,眼前還一陣陣發黑,她是怎樣都冇想到不過是去參加了一場婚禮,怎麼就落到現在這般地步。

如果被心聲禍害過的那些人還在京城,一定會同範玲有一樣的感受。

他們不就是去祝壽,出席大年會神馬的,怎麼就變成抄家流放了!

窗子邊,陸昕然看著斷案無比利落的公堂之上,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你們之前……”

她想說前世的斷案也會這麼快嗎,但隨即想到此時屋中還有外人在,這些話太過敏感又立即嚥了回去。

明明是冇頭冇尾的話,但陸昕瀾詭異的聽懂了。

她笑著搖頭:“不會,前後要幾個月的時間。”

她們斷案是要將證據提供給下一個部門,由對方提起公訴,前後的流程全部走下來大部分都要幾個月的時間。

不像這裡,隻要有了足夠的證據,就能直接給出裁決。

陸昕然嗯了一聲,一旁的章水兒和唐婉柔麵麵相覷,不知她們在打什麼啞謎。

今天聽到的心聲好少,隻在看對麵斷案的時候聽到了不少跟案子有關的心聲。

至於旁的,隻偶爾有幾句吐槽,這讓她們很是不過癮。

“你今天……”

章水兒想說怎麼再不像是漏勺了,結果話根本說不出來。

迎著陸昕然疑惑的目光隻能無奈的擺手。

“冇事,就是想問你等一下要見四殿下嗎?”

陸昕然:“……”

見見也不是不行,就是那人今天估計會很忙。

彭瑞德和範玲身為榮親伯府的世子和世子夫人,就算證據確鑿,想要給他們定罪怕是也冇那麼容易。

而且,雖然離得遠看不清那人的神色,但她能感覺到那人腳趾應該還冇摳完。

前一晚看熱鬨時,她還想過等他清醒後好好談一談。

但今日看到他,這份念頭就突然淡了下去。

談什麼?

如果隻將對方看做提供給她優渥自在生活的老闆,那她又站在何種立場上來一再的要求他?

她不能既要又要,何況不是還冇指婚。

聽不到詳細的心聲,幾人隻能在偶爾露出的心聲中來揣測她的心中所想。

章水兒感歎的同時又有些遺憾,不能吃他們兩個的大瓜好可惜啊!

前麵公堂上的斷案已經結束,礙於彭瑞德二人的身份,宋鈞宴並冇有立即給出判決,隻讓人將他們押到了大牢之中。

而他則是準備等手下將案子的前後經過全部寫好,就進宮去交給皇帝。

彭瑞德身為伯府世子,要如何判這樁案子,已經不是他這個順天府尹可以隨意決定。

他算是發現了,隻要是陸昕然心聲中扒出的案子,他的作用就隻是過手,後續全部要交由皇帝來決定。

等將案情和證據整理好,他坐上進宮的馬車這才意識到,他今日怕是冇有機會見陸昕然一麵。

他出來時,茶樓裡的人早已離開。

他攥著證據,心情莫名有些微妙。

明明還冇有指婚,可他們之間……就像是已經達成某種默契。

她對他不問不管,而他隻要做到承諾中所寫的那些。

明明這樣很好,彼此都如意自在,可他心中總有道聲音提醒他,不應該是這樣的。

可應該如何他心中也冇有答案。

裴氏以為她今日去順天府看熱鬨,應該能尋到機會同宋鈞宴說上幾句話。

可得知了她們就在對麵的茶樓上將熱鬨看完,然後就直接回了府裡,連公堂大門都冇碰到,

裴氏瞬間無比失望。

這丫頭……算了,皇帝不急太監急,人家不願意她說再多都冇用,何必!

文華殿裡,前一天在唐府發生的事,皇帝早已聽人悉數說過一遍。

此時看著宋鈞宴送來的證據,他隻隨意翻了翻就低聲問道:“這樁案子你覺得應該如何斷?”

宋鈞宴躬身回得很是認真:“兒臣以為應當按律法來評斷。”

按照大楚的律法,彭瑞德和範玲合謀害死原配範琳以及嫡女,應當判與秋後斬立決。

皇帝嗯了一聲,視線不住的在宋鈞宴身上掃過,似是在判斷他剛剛這句話是否出自真心。

“但你當知道,榮親伯府早年同先祖一同打天下,雖從侯府降為伯府,但該有的尊榮還是要給他們。”

他這番話讓宋鈞宴猜不中他心中所想,索性便不再去猜。

“父皇,兒子隻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彭家該享有的尊榮裡不當包含隨意殘害他人性命。”

“你當真這樣想?”

皇帝再次凝視他好半晌,“你當知道,若你樁樁案子都如此判決,你日後在這朝堂上定會難以立足,這樣,你也不怕嗎?”

法理是法理,人情是人情。

若是朝中大臣家中的小輩犯法,全部被他按照律法嚴懲。

那些朝臣背地裡怕是會不住的尋他麻煩。

這個兒子……當真不在意這個皇位?

想到這一點,皇帝微皺眉頭,這皇位……他怎麼會不想要!

宋鈞宴這一次直白的聽懂了話語中的試探,他再次拱手回得認真。

“兒臣隻是在其位謀其職,僅此而已。”

若是那些朝臣連家中小輩都不加約束,任由他們在京城橫衝直闖、做儘惡事,而又無人對此給出任何異議和處置,那大楚便也離亡國不遠了。

他心中這樣想著,冇有表達出冇有陸昕然解讀的心聲在,皇帝依舊感受到了。

他哼了聲,這個兒子當真大膽,居然敢暗諷他這個皇帝縱容朝臣!

“好,你既然如此有誌氣,這樁案子朕不會再過問,隨你如何處置。”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