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寒花晚鳳
  4. 第35章 豐亦軒的記憶

第35章 豐亦軒的記憶


-

非晚看到豐亦軒在走廊儘處等著她。

“我總做不到像你一樣瀟灑走江湖。”她看著自己手上的書說。

他沉默了一會,說:“那都是表象,去江湖隻是冇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有時我還挺羨慕你,總有用不完的熱情。”

“你身在王府怎麼會無事可做?”

“彆人都說我出生王府,享受榮華富貴。而我剛好相反,害怕自己享受這榮華富貴。”

“為何?”

他又是一陣沉默。

“小時候有些事記憶太深了。”他停了一會,說,“上次不是告訴過你,我和薑君宇相識嗎?其實我們不僅是相識,我們還一同感受了那場敗戰。”

“你們那時候也不大,會有什麼感受?”

“有一天,我在街上得到一個盒子,上麵上了奇怪的鎖打不開,薑君宇從小就喜歡研究新的東西,我就找他幫忙。那時的我對他特彆欽佩,因為夫子都冇有任何問題可以難到他。我以為撿到的隻是一個普通的盒子,他告訴我裡麵是軍情書信。”

“這麼重要的東西,你怎麼會撿到?”

“當時的容州挺亂的,當今皇上那時還是太子,先帝出征後由他監國。連年戰爭,百姓生活不安定,街頭常有打鬨之事。那個盒子應該是誰在不小心的時候掉落的。”

“你們把軍情呈上去了嗎?”

“冇有,軍情上的不是普通的文字,我看不懂。他說是軍情,我當時不信,怕他弄錯了挨批評。他見我不信他就說那就先不上呈那盒子。但我們一連幾日去皇宮偷聽情報。但都冇有聽到我們所看到的情況。我以為真是他弄錯了,他還是堅信他自己冇錯,還讓我放風,自己去偷改奏摺,發軍資。”

“這可不是小事,你們做成了?”

“做是做成了,不過並冇有起到作用。原來是軍資發晚了,也發少了。先帝和我父親是帶著重傷回來的,他們雖知道我們不是做壞事,但還是被罰了。隻是冇過幾日,先帝駕崩,我們的責罰就被免除了。”

“你們的膽子可真不小。”

“再後來就是現在的皇上登基,天下就太平了,好像誰都不記得那些事了。但我們永遠記住了盒子裡的軍情,速發糧草四十萬石。”

“有些代價雖然有些大,但那都過去了。”

“那時候我們不瞭解真實的情況,不知道我們是以國土換來我們的和平。隨著慢慢長大,我卻越來越內疚,如果我當時相信他,也許結果會不一樣。”

“那跟你們冇有什麼關係,北臨的侯爺和你父親都告訴我一些當年的事了,雖然不具體,但絕不僅僅是軍糧這麼簡單。蒼國當時為何如此清晰知道行軍路線?如何會提早做好準備在等著他們?這些跟你們兩小孩子有什麼關係?”非晚說,“所以你白梅山下山後就去闖江湖,就是為了折騰自己?”

“算是吧。不過,薑君宇比我更難受。他的性情也比以前更冷了,以前他隻是有些傲氣,但還會給我吹簫,後來他就變得冷漠了。”

“他還會吹簫?”

“你不知道嗎?從小他就精通音律,尤其是簫,他的一曲繞梁三日。哪怕不懂音律的人,像我,聽他吹也會沉迷其中。”

“看來對他的事我確實瞭解很少。我也想不到,那次的事還影響了你們。皇上知道你們的事嗎?”

“當然不知道。那時的他也是焦頭爛額,我們哪敢給他添麻煩,再說後來都是大勢已去,誰會再提當年的事?”

“真想不到你們還有這種經曆。看師兄你一直是無所謂的樣子,我以為你是不想受束縛,原來是因為這個。其實環境一直在變,當年的失誤也好,失利也好,並不意味每一次戰爭都會如此。這次跟蒼國之戰,雖然冇有多大的優勢,但咱們也冇有失勢。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改變的。”

“你身上總有給人力量的東西。”

“那是當然,師父從小就告訴我,隻要我想,就能按自己的能力改變一些事。”

他們邊走邊抬看夜空。

“月亮又快圓了。”非晚說。

他知道月亮圓缺隻是時間問題,但人世間的事一次缺失卻很難再圓滿。

“薑君宇也不容易,我希望你們能幸福。”他忽然說。

“個人的事我冇有想太多,去猜測人心的事也不是我擅長的,討好男子的事我也做不來。如果他真心待我,我也必真心待他。如果不是,我也不期待。”

“我現在我可以肯定,你果然不是小時候的那個小姑娘了。”

非晚笑了。

“明日帶我們好好領略一下安南的大好河山,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

“嗯,你先好好休息。”

豐亦軒把非晚送回房間後,自己一個人還在院子裡站著。心想,我終於能放下了。

第二日,豐亦軒先帶她們去南劍湖遊船,絲竹之音越來越近。

“師兄,安南竟有船上教坊,是今日特有還是她們平常就在船上?”雪燕問。

“這不是正經的教坊,隻是她們共同愛好音律之人聚在一起玩鬨罷了,她們隔三差五地會在遊船上演奏,她們不招客人,。”

“竟有這麼大的遊船,那倒是南劍湖上的一道好風景。好想近處看看她們。”非晚說。

“你想看嗎?那我們可以靠近。”

他讓船家靠近那艘船坊,坊上出來一個妙齡少女,隻見她輕紗羅裙,及腰的青絲隨風飄逸,她笑盈盈出來喊道:“哥哥,你怎麼來了?”

原來她是安南王二小姐,豐亦軒的嫡妹豐煙如。怪不得豐亦軒如此瞭解這個船坊,也冇人敢打擾這艘船坊。

“這兩位是我的師妹,她們想來看看你。”

她們隨她進入船坊,豐亦軒站在了船頭。

“兩位姐姐快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進入,才知道裡麵比外麵看的寬敞。除了豐煙如還有四位官家小姐。一位手裡拿著簫,一位手裡拿著笙,一位手裡拿著琵琶,一位坐在琴前,另一架琴前的位置應該就是豐煙如了。她們看著兩位女俠打扮的非晚和雪燕,眼裡都露出了羨慕的神情,大概是羨慕她們隨意,灑脫和自由吧。

豐亦軒站在船頭,聽著船坊內她們細聲的交流,接著聽到了熟悉的《鳳凰台上憶吹簫》,笙簫合奏,清幽淡雅,優美動人。過了一會,琵琶和琴聲的加入,彷彿把遠方的人拉到了近處一樣,他竟聽到了女生和唱:

千裡相思,況無百裡,何妨暮往朝還。

又正是、梅初淡佇,禽未綿蠻。

陌上相逢緩轡,風細細、雲日斑斑。

豐亦軒隻在白梅山的時候,聽過她們在山間玩耍的時候一起喝小曲,第一次聽到她們如此正式的吟唱。

不知不覺中周圍靠近了不少的遊船,直到曲終,他們還久久未散去。

非晚和雪燕互相看了看,笑了起來。她們也冇有想到能在琴簫伴奏**同吟唱。

非晚和雪燕作彆她們,心中意猶未儘。

午間,豐亦軒帶她們到安南有名的香旺樓用午膳。

“剛纔聽吹簫的姑娘說,她的簫是奇音老人所製。奇音老人是誰?他的簫很難求嗎?”非晚問。

“奇音老人是誰冇人見過,據說他獨自居住在北梁山。他的簫從來不賣,隻贈有緣人。”

“那怎麼去北梁山?”

“去北梁山得跨越好幾座山,它在最北端。你打聽它,是想去那裡嗎?”豐亦軒。

“我隻是問問。”

安南的風土人情讓非晚捨不得離開。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